文/一二珊
在醫院裡,要幫阿公翻身、換尿布,不知道怎麼翻、怎麼換,因為阿公好重。
阿公咳痰,不清楚怎麼拍痰,或者什麼情況下,要請護理師抽痰。
當阿公進食完,沒辦法配合清理口腔,嘴巴死閉著不打開,怎麼哄騙都沒辦法…….
以上,長照看護的情況,除了沒有護理知識,無法評斷緊急狀況,有更多的為難是和阿公的對應問題,因為病人不配合,只會增加照顧者的辛苦。
還好,還好,這幾日透過表姊與主治醫師的協助,幫阿公申請和轉介相關團隊。讓我有感臺灣在這方面的資源,真的做的很確實。
光是從這幾年接觸長照議題,從一開始把「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當成張老師專線撥打,接線窗口小姐從頭到尾有耐心的陪伴我的情緒和困擾。到申請長照2.0的承辦與個案管理師,除了幫我承辦長照2.0的業務,也同時提供給我各種資源的聯繫管道,有問必答。
再來是「安寧居家療護」團隊。
這次來談的窗口,是一位女性護理師—謝小姐,從她身上,我完美的看到,「懂得與病人溝通技巧」尤其的重要。
前幾天,聽說阿公抽痰抽到對當日的護理人員咒罵,外加威脅要咬舌自盡。昨日,謝小姐幫忙阿公抽痰後,整個人抱著阿公,對阿公很溫柔的說:「阿公,對不起。這個是醫生交代我的,我知道你很痛,但我也沒辦法,我也不想讓你這麼辛苦。」OMG!阿公當場從情緒激動的狀態,緩和下來說:「沒關係啦!我知道妳是要做好妳份內的事情而已」。
後來,我也提到清潔口腔時,阿公一直緊閉嘴巴的困擾,謝小姐一開始也碰到一樣的問題,但後來她試著跟阿公說:「你嘴巴髒髒的,會不會黏黏的不舒服?我幫你像刷牙一樣,刷一下牙齒好不好?」本來以為抽痰完後,再接著清理口腔,會有連貫式想像。沒想到,阿公很吃這種安撫,嘴巴馬上開開,全程配合。
謝小姐告訴我,她只是來與我談談,如果我們家屬有需要,會另外再簽同意書。我連忙狂點頭:「非常需要!非常需要!」
最後是主治醫師,請來探視阿公情況的「緩和醫療」醫生。
住院這段期間,阿公的食慾幾乎沒有,進食量不到一杯牛奶,基本上是靠點滴營養支持。和緩醫療的醫生,與我解釋,可以從哪些情形來判斷,是不是病友的身體不需要飲食了?
有時候在後期的階段,強制灌食,反而造成身體負擔。在他的醫療現場與文獻,都可以解釋,病人的後期階段,有時候反而減少飲食攝取,身體反而舒服。
先前有看過類似「斷食善終」的相關報導,也有看過一些關於死亡前,生理機制變化的相關書籍,可以理解接納醫生的說明。
但我曾經跟阿桃阿恩說過類似的事情時,因為缺乏解釋的技巧與專業背景。阿桃阿恩嚇死了,她默默說:「要我把你阿公餓死,我做不到啦!」
我真的聽了哭笑不得。
但我想,未來專業的醫生及團隊,可以提供給我們良好的陪護及心理建設。相信大家會漸漸理解「善終」的理念為何?如何去落實在自己的生命計畫裡。
以上,小小看護的體驗談。留言什麼祝福阿公身體安康,或請家屬放下放心的文字就免了。
因為這篇貼文,重點在稱讚政府的長照,醫院體制的安寧措施。希望大家有相關需求的,可以多多善用,減輕照顧者的辛苦。
阿公目前的情況不是斷食法,別誤會別誤會。
只是分享有這麼一個關於善終的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時代現場】平靜迎來人生最後一刻 斷食善終全記錄》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amp/20220804timesquare001/
另一篇是表姊這幾日分享給我的文章:
《癌症走到生命末期,到底該不該讓病人打嗎啡、插鼻胃管?》
本文經覓覓書房/一二珊同意後轉載,照片由一二珊拍攝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