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月卿
現存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提到「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法」,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人體有十二 經脈、十五絡脈,每條經絡會在特定的時辰內運行,我們只要依照經絡運行的順序來休養生息,就能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
走膽經,要進入「熟睡」狀態,膽才能進行排毒。
就西醫觀點來看,這時也剛好是「生長激素」和「褪黑激素」分泌旺盛的時刻,生長激素能促進發育,也可以修復受損的組織和細胞,同時促進新陳代謝,更新老舊細胞,讓細胞保持活力,延緩老化。
走肝經,也是要熟睡肝才能進行排毒。這時不睡覺易引起肝火旺,疲勞、視力減退、脾氣不好、頭暈腰痛、月經失調、失眠、肋間神經痛等。
睡眠是體內細胞進行修復的時間,此時熟睡也是養生最重要的原則。
從事夜間工作的人最好每週至少要有一天、每月要有一週、每年最少要有四個月能早睡。
走肺經,肝臟把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這時肺部氣血最旺,有力量排除阻滯,因此肺有問題的人這時咳嗽會比較厲害,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這個經驗。
走大腸經,因此早上起床時,大腸開始蠕動就會排氣或想要排便,喝點溫水有助排便。另
外,大腸與肺互為表裡,所以早上若能呼吸新鮮空氣、做做養生操,有益肺部與呼吸系統,促進身心健康。
走胃經,早餐在 7∼9 點之間吃完消化吸收最好。如果不吃早餐,胃會一直分泌胃酸,長期下來容易引起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炎、膽囊炎等。
走脾經,要注意補充水分,此時按腿部內側,對消水腫、改善過敏最有效。
走心經,此時陽氣最旺,午睡 30 分鐘可以達到養神、養氣、養筋的效果,尤其子時沒睡好的人,最宜利用這段時間補眠。
走小腸經,是小腸吸收養分的時間,過了這個時刻,腸胃功能減弱,因此過去有「過午不食」的說法。
走膀胱經,要多喝水,別憋尿。可以多搓後腰、拍打臀部與大腿後側,疏通膀胱經。
走腎經,適合運動,有助於腎臟排泄毒物。
走心包經,晚餐不要吃得太油膩,吃飽飯可散散步、做緩和的伸展運動,保持心情愉快。晚上 9 點時可用熱水泡腳。
這是人體腎經氣血比較虛弱的時候,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滋養肝腎,提高睡眠品質。
走三焦經,人體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最重要的工作時間,這時一定要休息,可以聽音樂、洗澡、為明天做計畫,準備入睡。
《黃帝內經》的經絡時辰理論與現代科學的「生理時鐘」相似,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頒給傑佛瑞.霍爾(Jeffrey C. Hall)、麥可.羅斯巴希(Michael Rosbash)和麥可.楊恩(Michael W. Young)這三位美國遺傳學家,就是因為他們的研究證實生物體內透過基因和許多蛋白質彼此之間的互相調控,讓生理時鐘自有晝夜週期,隨著每天不同時段,生理時鐘會預期並調節人體狀態,協助管理我們的睡眠和飲食節奏、荷爾蒙的釋放,以及血壓和體溫。
生理時鐘不但調控著作息和生理代謝,更對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外在行為與精神情緒,甚至是腸道內菌叢,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許多研究也發現,生理時鐘混亂對健康真的有影響,包含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以及癌症。很多中風和心肌梗塞乃至猝死的案例,經常都發生在長期熬夜後。
你的生理時鐘和《黃帝內經》的經絡時辰若合符節嗎?
如果是,恭喜你!表示你的經絡系統堵塞不嚴重,仍然與大自然保持連動;如果差得遠或很不規律,那就要趕快努力調整。我和先生在他肝癌開刀前都是夜貓子,夜愈深愈文思泉湧,經常過凌晨1、2點才睡;開刀後不敢大意,提早到晚上10點睡,果然健康日益進步。
但日久疏懶,幾年後又逐漸延後到晚上11、12點,但我發現11點以前睡和11點以後睡,隔天的精神和身體狀態真的差很多,年紀愈大愈明顯。
所以,養生第一課,請照著經絡時辰、根據生理時鐘,規律的過好每一天。
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摘自《時時刻刻微養生:陳月卿30年養生全精華,打造身心全方位自癒地圖》
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陳月卿
經天下文化同意後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