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幸福圈
  • 失智專區
  • 長期照顧
    • 超高齡議題
    • 輔具資源
    • 吞嚥訓練
    • 非藥物療法
      • 藝術治療
    • 照顧日記
    • 好好告別
    • 寵物長照
  • 心靈探索
  • 退休樂活
    • 理財/保險/法律
    • 退休熟齡宅
    • 第二人生
    • 老年保健
    • 社團法人臺灣幸福心照顧樂活協會
  • 健康專欄
    • 譚雪莉中風復健專欄
    • 小周藥師健康專欄
    • 王雪珮語言治療師專欄
    • 謝佩臻物理治療師專欄
  • 小虎文專欄/訪問作品
    • 優雅50+專訪
    • 醫師專家名人專訪
    • 理財人物專訪
    • 照顧人物專訪
    • 照顧專欄
      • 長照觀察日記
    • 閱讀分享
  • 失智專區
  • 長期照顧
    • 超高齡議題
    • 輔具資源
    • 吞嚥訓練
    • 非藥物療法
      • 藝術治療
    • 照顧日記
    • 好好告別
    • 寵物長照
  • 心靈探索
  • 退休樂活
    • 理財/保險/法律
    • 退休熟齡宅
    • 第二人生
    • 老年保健
    • 社團法人臺灣幸福心照顧樂活協會
  • 健康專欄
    • 譚雪莉中風復健專欄
    • 小周藥師健康專欄
    • 王雪珮語言治療師專欄
    • 謝佩臻物理治療師專欄
  • 小虎文專欄/訪問作品
    • 優雅50+專訪
    • 醫師專家名人專訪
    • 理財人物專訪
    • 照顧人物專訪
    • 照顧專欄
      • 長照觀察日記
    • 閱讀分享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照顧幸福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心靈探索

你對別人有多好,就要對自己有多好─自我慈悲的三個練習:王愛麗心理師

小虎文 小虎文
2024/05/06
in 心靈探索
0
自我照顧與自我慈悲愛自己

自我照顧與自我慈悲愛自己

0
分享
41
瀏覽次數
分享分享

文:同在心理諮商所/王愛麗 心理師

 

每天我們對自己說了什麼話?

俗話說「好話一句三冬」,新年佳節期間祝福吉祥的話不絕於耳,我們常對他人說祝福、感謝的話,卻很少對自己說,你有留意到對自己你常會說些甚麼話?是感謝的話還是批評、挑剔的話呢?

負面言語的自動化反應

「有時候,你的心會捉弄你,對你說,你不夠好、一切都完了…但你是被愛的,你為世界帶來無可取代的東西。」摘自《男孩、鼴鼠、狐狸與馬》


「我真沒用、我是個麻煩…」你是否常會這樣自我批評和否定自己,對自己的感覺很糟,在腦中千百回的重複否定的言語或負面的想法,這會不斷刺激大腦中的杏仁核,杏仁核掌管負面的情緒,如焦慮、害怕、煩躁等,重複刺激杏仁核讓人感到不安,更強化負面的想法和感受,即所謂的自動化反應。

只要做不好就自我責怪,只要被否定就自我懷疑,完全沒有客觀正向的看法,即便有也很快被自己否定和推翻。

負面看法源自早期的經驗

仔細想想這些負面的言語和想法從何時開始?大部分源自過去的經驗,曾經重要他人可能是父母或師長,總是對我們不滿意挑剔指責,言語暴力或肢體暴力,長期處於這些負面的經驗,會形成對自我負面的看法,我不好、我不應該存在、我是麻煩。

大腦存檔這些記憶內化成為對自己說的話和看法,當遇到困難和挫折,這些話就自動化反應出來,批評指責自己不好、糟糕,不僅形成自卑、羞愧的認知,也影響與他人互動和關係,認為沒有人喜歡我、會在乎我,以致在與人的關係常常以討好方式滿足他人,或是以疏離的方式,與他人保持距離避免受傷。

自我照顧與自我慈悲愛自己

如何建立肯定的言語和想法?

說到能自我肯定和鼓勵的人,動漫鬼滅之刃中的主角炭治郎當之無愧,每次他在面對挫折和消滅敵人的艱困任務中,他是一個會鼓勵自己的人,「我做得到…,身體的傷讓自己往壞處想,加油! 炭治郎, 這一路走來我做的很好,我是能幹的人,今天也是,從今以後也是,無論多有挫折,我也絕不灰心喪志。」(摘自《鬼滅之刃第12-13集》)

 

在困難中不斷嘗試各種可能的方法,同時也給自己加油打氣,告訴自己是能幹的、可愛的人,可以做得到。

鍛煉大腦肌耐力的三個方法

改變原來習慣的大腦迴路,就需要建立新的大腦迴路,鍛鍊新的大腦迴路就像鍛鍊肌肉一樣,需要重複不斷的練習養成習慣,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式開始練習:

 

  1. 接納自己現狀
    暫時被負面的言語和想法影響,同時客觀的認知自己也有擅長的部份和值得肯定的一面。

  2. 寫下你的負面想法和言語
    哪些是源自他人給你的,哪些是惡意的批評和指責,這些不代表你真實的樣子,告訴自己我是值得被愛的人,不是糟糕失敗的。

  3. 以對待朋友的方式對待自己
    你會如何安慰朋友,以同樣的方式照顧自己給予安慰和寬容。

 

大腦是有可塑性的,透過不斷練習且有意識地發展對自我慈悲的習慣,一步一步改變對自己的看法,肯定自己我可以的、我是有價值的人…,逐漸找到支持自己的力量。

自我照顧與自我慈悲愛自己

同在心理諮商所官網:https://beingcounselingcenter.com/

同在心理諮商所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eingCounselingCenter/

同在心理諮商所的其他文章

  • 你害怕衝突嗎?其實衝突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修復關係
  • 為何感情說變就變?人生每一次道別都是修煉,我們能做的是照顧自己
  • 什麼讓你快樂?有限的生命旅程中,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人與事
  • 當快被大腦想法淹沒時,試著「身體掃描」專注感受身體發出的聲音

本文經 同在心理諮商所 授權轉載

圖片來源:unsplash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其它專訪文章:

  • 提醒自己不忘初衷,要創造「質感」的照顧生活-專訪資深長照工作者 吳宸菱

  • 感情要找對的人,好的生活就要找「對的輔具」-照顧者紀媽的輔具經驗談

  • 我們要比身障更身障!照顧需要多點人性-專訪多扶執行長 許佐夫

關於作者

同在心理諮商所

同在心理諮商所,期盼能提供一處空間與每一個生命相遇,和你一起,好好地整理自己、陪伴自己、與自己同在。

用每段生命獨特的經歷、方式與步調,一同探索承接這不容易與困難說出口的嘆息。

其他照顧幸福圈成員

照顧幸福圈全部文章

標籤 同在心理諮商所照顧幸福圈王愛麗心理師臨床心理師自我慈悲自我照顧諮商心理師
上一篇

幸福溝通術─用「我訊息」與「整體訊息」讓關係和諧愉快-洪芙瑋心理師

下一篇

你是否過度迎合他人呢?練習界定自我的原則,重新掌握選擇權-劉瓊珊Aki諮商心理師

下一篇
幸福溝通術

你是否過度迎合他人呢?練習界定自我的原則,重新掌握選擇權-劉瓊珊Aki諮商心理師

工作邀約請洽:cranberry820@gmail.com

講座活動、工作坊設計、內容行銷

期刊雜誌製作、影片製作、採訪寫作

友善合作

  • 工業技術研究院
  • 國衛院論壇
  • 輔具家資訊平台
  • 納智捷汽車

專欄作家

  • 劉旻宜輔具家營運長
  • 王雪珮語言治療師
  • 鋁罐老師藝職療
  • 林治萱 Maya
  • 社團法人臺灣幸福心照顧樂活協會

© 2024 照顧幸福圈

內容目錄

×
  • 每天我們對自己說了什麼話?
  • 負面言語的自動化反應
  • 負面看法源自早期的經驗
  • 如何建立肯定的言語和想法?
  • 鍛煉大腦肌耐力的三個方法
  • 同在心理諮商所的其他文章
→ 內容目錄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About
  • Blog
  • Classes
  • Contact
  • Contact
  • Profile
  • Registration
  • Registration Success
  • Reset Password
  • 商店
  • 我的帳號
  • 結帳
  • 老年保健
  • 老年保健
  • 購物車
  • 退休樂活
  • 長期照顧
  • 首頁

© 2024 照顧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