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趁德州大學公布上學期成績不久後,調查了兩百一十四名學生的身心狀況。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成果做了問卷,其中一百一十名表示十分不滿意,自認成績不理想。
娜芙進一步探究,發現所有感到失敗的人當中,那些在回答問卷前已被認定具備自我關懷能力的人,都為自己建構了強大的心理保護。
首先,他們比較不會壓抑失敗感,會面對處理自己的糟糕表現,進而更快排除消極的想法。
「那些在失敗時刻展現關懷者,無須否認、壓抑或是逃避任何事情──那些感受會被承認、接受以及處理,然後繼續前行。」娜芙解釋道。
其次,能自我關懷的人傾向將個人的失敗視為成長以及從中學習的機會,它與自憐的差別在此變得更為清晰。失敗不會使人變得被動,而是成為一種刺激以及動力。這代表相較於傾向自我批判的學生,他們對成績不佳的課程仍然維持著較高的興趣。
以自我關懷的態度面對失敗,不僅對年輕人有益,對垂暮之年者似乎是最重要的課題。
「我的同事去探望祖父母,發現他們倆面對老去的態度全然不同,」杜克大學社會心理學家馬克.利瑞告訴我。「爺爺很哀怨。他將思緒專注在自己再也辦不到的事情,或是自己又亂放鑰匙這類事。他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而奶奶則相對接受變老一事。她的狀況時好時壞,糟的時候,她會泡杯茶,靜靜坐在沙發上,望著鳥兒。最重要的是,她善待自己。」
我們常見有些老人隨著年齡增長會離群索居,每天只是不滿地盯著電視看;而另一群人則保持開放、充滿熱情,並且樂於生活。
利瑞和他的團隊想了解其中的差異是否與自我關懷有關,於是他們針對年齡介於六十七至九十歲的老人進行了一連串研究。如果受訪者身體健康,自我關懷與幸福感之間則不存在相關性。
有趣的是,對於那些有病痛和健康問題的人而言,自我關懷強者明顯多了些安逸感,也更願意接受幫助,例如使用拐杖,或是當他們不理解意思時,會請對方重複。
自我關懷明顯與老年人尋求幫助的意願有關。已有約十幾個類似研究的結果,指向同一個方向──老年時的自我關懷能減少憂鬱情緒以及焦慮,但又能提高對生活的樂趣以及滿足感。
無論我們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自我關懷似乎都能導引我們前往更健康的方向。一份針對剛離婚不久者的談話評估顯示,自我關懷較強者比那些特別愛挑剔或陷入自憐的人能更快從分手的創傷恢復。
研究還顯示,曾經歷創傷的兒童與青少年中,給予自己多些關懷的人,不大會踏上酗酒之途或是企圖自殺,而且能更坦誠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
對自我關懷,這個古老佛教理念現已得到科學證明,與能否成功應對如壓力、糖尿病、慢性疼痛、罹患重病或是暴飲暴食等各式挑戰有關。以一種寬容的態度面對自我,在這些情況下有持續的正面影響。但是,當我們過度縱容自我時,我們的動機會產生什麼變化呢?我們難道不需要適度的自我批判以及嚴於律己來鞭策自己向前嗎?
利瑞是一位知名且廣受好評的心理學家,長年任教於世界頂尖大學,並為其領域做出重大貢獻。「我一直以為自己的成就歸功於嚴格的自我要求。大多數人從小就被教育要嚴以律己。」他這樣對我說,如今利瑞有不同的看法。
「我意識到嚴厲的自我批判效果不彰,無法幫助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只是讓我感覺更糟。」他這番話在我腦裡迴盪許久。利瑞可說是人生勝利組,他的成功減輕了他對自我嚴格要求的壓力。但是,對一個職場新鮮人或是還在奮鬥的人而言,情況又是如何呢?畢竟,我們還想有所作為,因此需要的是激勵而不是勸退。
當我開始探索這個課題時,我最擔心的是自我關懷會削弱我的鬥志。我以為,只有不斷自我鞭策才有可能成功。當騎士鞭笞賽馬時,牠才有機會打破記錄。成就以及成功需要一顆努力向上的心,必要時,還得對自己毫不留情。自我關懷聽起來有太多的縱容,不適合有決心與毅力的人。
人們不對自己表現出同情心的常見理由,是擔心自己會變得過於鬆懈。娜芙表示,許多人認為如果沒有持續自我批判,將會變得怠惰、把整桶冰淇淋吃光或是沉溺在電視機前。由於這是一個讓許多人不安的想法,我們應該審慎看待。自我批判以及嚴以律己,真的如許多人所認為的是偉大動力嗎?
根據自我批判的研究顯示,對自我苛刻者會想要有所表現並達成目標。他們追求所謂的成就目標,也就是以比較為主的表現目標(「我要比其他人強」),並致力於達到卓越的標準。然而,自我批判者也往往為此付出高昂代價。換句話說,他們眼中只看到競爭,而且逼自己要贏過每個人。
此外,不斷地自我批判會蒙蔽自己的認知。自我批判者會系統性地低估自己的表現與能力。如果沒有真正認識自己,就無法明白如何適性展才。自我批判者永遠不會知足,他們永遠自認不夠好。因此,科學能發現焦慮與憂鬱的關聯也不足為奇。
自我關懷的方式則不同。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職的茱莉亞娜.布萊納斯(Juliana Breines)和陳綺娥(Serena Chen),在二○一二年針對「自我關懷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做了一系列的實驗。
測試對象必須完成一項困難的語言測試,無論他們的實際表現如何,每個人都會被通知成績不佳。測試組被引導自我關懷並寬容自己的失敗,對照組則被要求回想個人過去優秀表現。結果顯示,前者會比後者多投入百分之三十三的學習時間來準備、迎接下一次的類似考試。
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受試同學被要求回想最近讓自己感到內疚以及後悔的事件。接著,隨機被分為三組。
第一組針對個人的過失寫幾句關懷的友善句子。第二組則被要求寫一些關於自己的成功經歷。第三組,是純粹的對照組,他們被要求寫一些個人的興趣與愛好。
實驗結果證明,第一組的人比其他兩組更有動力為自己的不當行為道歉,並努力不再重蹈覆轍。在做錯事之後以關懷的態度面對自我並且感到悔意,相當於減輕自己肩上的負擔,這能幫助我們減輕許多壓力,因為我們無須對自我懲罰以及過度嚴厲的自我批判感到擔憂。
在生活中堅持不懈地批評來鞭策自我,以為這會對自己有益,但實際上是在削弱自己的力量。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