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煩?藝術減壓讓你在家每天「自療」/小虎文專欄
請你嘗試不同角度、距離、遠近看自己的作品,掛在牆上也可以;想像你在美術館第一次看到這幅作品,你的感覺是?接著,用「我看見」作為開端,讓心中的想像能自由地表達出來,可以邊說邊寫,或是用手機內建的錄音程式,錄下自己現在所說的話。
請你嘗試不同角度、距離、遠近看自己的作品,掛在牆上也可以;想像你在美術館第一次看到這幅作品,你的感覺是?接著,用「我看見」作為開端,讓心中的想像能自由地表達出來,可以邊說邊寫,或是用手機內建的錄音程式,錄下自己現在所說的話。
在醫療、長照的領域裡,越來越容易遇到「居家護理師」,他們總是一身絕技,動作迅速,卻又體貼包容,因為他們面對的不只是一個病人,而是一個家庭;看照的也不只是身體,還有他們的心。
在遊戲中學習,能讓各種年齡層容易接受、又樂此不疲,所以在這幾年,我們也可以看到「健康促進」、「預防失智」、「了解長照系統」等各式桌遊的研發和推廣,看似「硬梆梆」的知識資訊,也透過桌遊的設計與研發,讓一般民眾更容易輕鬆了解。
牙口不好是口腔的疾病,而吞嚥不好,長輩常說的「吞不下去」,就需要吞嚥訓練。失智、中風、癌症都可能需要語言治療師的協助,有鼻胃管的長輩也能經由醫師評估、吞嚥訓練而移除,重新恢復「由口進食」。病人不只是病人,他們也是人,拿掉「疾病」兩個字,為每個人生存的福祉而努力。
焦慮的核心在於擔憂,也就是思考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為了避開潛在的威脅和負面情緒,我們會使用「擔憂」這樣的方式進行應對,誤以為擔心就可以減少負面事件發生的機率,然後找到更佳的解決方案。
當我們變得沮喪時,就會尋找更鹹、更辣、更甜的飲食,而這類的食物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使脆弱的心靈更加不堪一擊。因此,內心愈是崩潰,就愈要規律地攝取健康的飲食。
對於經常產生災難化思考的人來說,練習「去災難化」會有很大的幫助。假如災難化是誇大事件的嚴重性,那麼去災難化就是從這種思維裡擺脫。簡單來說,就是意識到自己足以對抗負面情況,扭轉偏頗的觀點,讓自己的思考方式維持中立。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能體驗到快樂與成就感的活動」,憂鬱症狀較輕的人,在尋找自己的快樂來源時相對容易。通常項目要能夠愈具體愈好,像是「吃蛋塔心情就會變好」、「鬱悶時,去遠方旅行一趟就能轉換心情」、「在安靜的咖啡廳坐著看書,心情就會跟著平靜下來」等。
若抱持積極的過去時間觀,會傾向珍惜過去經歷的事物,停留在美好的時期與記憶中;若擁有消極的過去時間觀,會執著於過去做錯的決定,被困在往事之中,以致於無法享受當下,總是感到懊悔與遺憾。
人們在做一件事或擁有一件物品時,心情波動程度的實驗。結果顯示,體驗比較能夠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較之下,「花錢買東西」只能在瞬間帶給我們高昂情緒,經過一段時間後,它們的價值會慢慢遞減,無論從長期還是短期來看,體驗帶給人的幸福感都比較高。